军精锐约有三十万。
其余军队,都是从各地厢军、民夫中征调得来,大多数士卒,甚至没有经历过正儿八经的训练。
饶是如此,倘若大名府会战稍有失利,整个局势就会天翻地覆,大周,便真的要有亡国之危了。
张辅在得知此事时,上书大名府仍是要以防守为主。
但韩章认为,四十万大军,在配合大名府原由守军与杨怀仁命潘戍带来的八万兵力。
足足五十万大军,没有道理啃不掉耶律信先得主力。
只要此战得胜,让辽军大败而归。
那么,辽夏南下的计划,便算是以失败而告终了。
可张辅却坚持认为,耶律信先那么做,就是要将大周所有的可战之兵力都吸引了过去。
毕竟,这场战争打到现在,看似大周一直在丢失土地,屡屡有败绩传来。
但实际上,辽国真正拿下的土地,连大周的十五分之一都没有。
距离民间传出的亡国论还为时尚早。
而且,辽兵不是每攻占一个地方就要苦心经营,他们是拿下一地,劫掠就走。
如此情况,将极容易收复失地。
只需保证不出错,拖下去,也能拖到辽兵知难而退。
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提前爆发大规模的决战。
就连远在江南的卫渊,也是这个想法。
此时,太湖别院里。
卫渊正与林兆远等人商议大名府会战。
陈大牛由衷开口道:“大哥还真是神了,您怎么知道辽人要攻打大名府的?”
“如今,咱大周足足四五十万的兵力都在集结大名府,够耶律信先那小子喝一壶的了。”
甚至就连林兆远都是如此想法。
不管怎么看,大名府都是万无一失。
退一万步来说,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