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一直在说,此时选择离京,时机不太多,起初我还不以为然,只是看到这辽国的动作,还是让人不安。”
说罢,他就写起劄子,林兆远在一旁看着,“向代州增兵十万?官家怎么可能答应。”
卫渊道:“现在代州有多少兵力?”
林兆远道:“自侯爷您担任殿前司都指挥使以来,一直在暗中扶持代州军力,如今,算上代州附近各州县,总计兵力已有六万之众。”
六万
卫渊担忧道:“如果辽国趁势南下,六万人,可挡不住他们的铁蹄。”
林兆远道:“雁门关雄伟险峻”
卫渊抢言道:“那也只是一座城关而已。”
若能增十万兵到代州,则诸事无忧矣。
只是,以代州的情况来说,难以同时供给十余万的将士。
代州土地缺乏,当地百姓都没地耕种,怎么可能支持太多的将士一边耕种一边御敌?
所有开支,都需要中枢来承担。
这是朝廷迟迟不肯向代州增兵的原因之一。
另有一个因素,开封距离代州,要比距离延边近多了。
包括赵祯在内,所有的大周皇帝都普遍认为,一旦代州发生战事,从京畿调兵即可,无需在代州驻军。
林兆远差人将卫渊的劄子送往京城后,他们便直接路过扬州,继续南下。
待到苏州地域附近,已经过了足足七日。
卫渊一路真是在游山玩水,所以进程上有所耽误。
待来到苏州地界以后,他让满甲营的将士在太湖附近驻扎。
而他则与几名侍卫乘船前往太湖中。
与此同时,早已接到消息的吴王已经在太湖一带等着卫渊到来。
吴王以商人的身份,包了一艘巨大的花船,此船足够容纳两百多人左右。
二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