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须道:“也罢,既然你在这儿苦等许久,总不能让你白等,就与你说说。”
顿了顿,他开始长篇大论,
“世人皆知,吏治改革,乃是由为师操刀,甚至因此,就连科举都有所推迟。”
“去岁与今年,许多读书人都在文坛抨击为师,说为师不顾国朝养士多年之辛,乃科举取仕之罪人。”
“如今,吏治改革已初见成效,正值收尾的关键性时刻,由于裁剪各司官吏皆为文司,像是殿前司、步军司乃至兵部等,却无吏员减少之情况。”
“被为师裁剪的各文司官吏,例如原来吏部诸多文吏,无时无刻,都在骂着为师。”
“但裁剪武司吏员需要机会,倘若为师硬要裁剪,只怕会引起文武对峙,使朝中局势更为复杂,届时,恐将朝堂大乱。”
“你舅舅执掌殿前司,若是率先配合,必然能有效裁剪武司吏员,只是,你舅舅需要让我帮着那位徐指挥使合理继承侯爵。”
听到这里,盛长柏恍然大悟。
怪不得,卫渊先问了吏治改制情况。
当时盛长柏就有些困惑,如今吏部那边什么情况,卫渊这个中枢大臣会不知道?
后来,又相继说了有关‘武司’与勇毅侯府那边的情况。
就是要让盛长柏将对话原原本本的复述给王安石。
总之一句话,王安石如果上劄子给官家,说徐长庆不孝,那徐长庆就不可能袭爵,在帮着徐长志说两句话,一切事情也就都水到渠成了。
可如果王安石不说,那么想要裁剪武司吏员的情况,是不可能的了。
整个朝廷,武司也就那么几个衙门,像是步军司、马军司、殿前司等。
王安石不是非要裁剪武司不可,只是不裁剪三衙,会让天下的读书人戳脊梁骨。
卫渊与他之间,算是做了一个政治交换,他帮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