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子民不是不能打仗,相反,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周百姓的体力,要强于辽夏二国百姓。
前世历史上,岳飞为何能够对战金军屡战屡胜?就是因为,他对军队掌握着绝对的控制权。
不像是现在的种谔,只有练兵而无调兵之权,一旦调兵,就视为谋反,如此一来,就连平时野外练兵都要小心翼翼,谁还敢调兵抵抗西夏军侵略?
直到前世历史上靖康耻出现后,武将才真正得以主掌一军,权力日盛,但在当时形势下,说什么都晚了。
赵祯乃是一代明主,趁着明主还在世,还有余威,这个时候,改制军事,正好合适。
就算出现什么问题,赵祯只要活着,天下就乱不了。
如果赵祯撑不住了,死了,那么军制改革一事,卫渊只能暂且搁置。
毕竟,无威主镇场子的情况下,他也担心在改制中会遇到一些难以应付的突发情况。
卫渊是想着,有赵祯坐镇的情况下,尽快将一些未来不易做的事情给做了。
而赵祯想的是,前朝有李隆基,古时有汉武帝,这些皇帝,都是年老昏聩饱受后世人诟病。
赵祯已经做了四十年的皇帝了,四十年来不说日日英明,但昏聩的时候毕竟是在少数。
世人都说,四十来载圣主积威正盛,国泰民安。
对于这种话,赵祯很是受用啊。
军改这么大的事情,万一改岔劈了怎么办?
后世人会怎么说?说自己昏聩了?
“卫卿,军改一事不急,你先帮朕盯着贺兰山一带的防御诸事,待将此事落定,再议军改。”
今日赵祯将韩、文等人召集一处商议此事,不是在议何时进行军改,而是军改一事能否进行。
听到等人的答案,赵祯也认为,此事应该做,但他需好生思量。
如果让卫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