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为大周子民戍边,辛苦了!”
从来没有一从朝中过来的大人物,对着边军将士们说,你们辛苦了。
这一刻,仿佛所有人的坚持,所有人付出的血与汗的代价,都得到了回应。
种谔深呼吸一口气,抱拳道:“卫帅言重。”
稍后,将士们继续操练。
卫渊的目光多有留意在那个叫做彭孙的将领身上。
他是生出了爱才之心,认为彭孙这个边军将领,很合自己的胃口。
待众人来到大帐中饮酒时。
卫渊向种谔直言道:“种将军,你有戍卫经略延州之责,延边一行,难以陪在本帅左右,本帅今日向你借一人,就由他来陪本帅巡视延边诸军如何?”
借一人?
种谔还以为,卫渊是要借种谊,于是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军中将领,卫帅只管差遣就是。”
“好。”卫渊点了点头,看向坐在帐中末尾的彭孙,笑道:
“彭将军,本帅延边之行,你可愿伴随本帅左右?”
待离开延边时,随便找个借口,就将其忽悠着走了。
卫渊之所以对他高看一眼,一是因为此人有勇,二是因为,在前世历史上的宋朝,有一位名将,就叫做彭孙。
前世历史上的彭孙是在皇佑年间参军,皇佑也是赵祯用过的年号之一,算算时间,这会彭孙的确还很年轻,尚未发迹。
此刻,种谔等人都略感惊讶。
彭孙?
的确是个好苗子,但也比不得种谊吧?
就连彭孙本人都愣了神,忍不住暗想,何德何能啊?
卫渊见他沉默,故作皱着眉头,不悦道:
“怎么?彭将军不愿追随本帅?”
这话算是挑明了。
卫渊是谁?忠勇侯?殿前司都指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