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有个进士出身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既然如此,何时感激卫渊,又有何妨?
卫渊散衙回府后,就见张桂芬正在招待着明兰等人。
正堂那边,盛竑父子正端坐着,见到卫渊走来,陆续起身作揖:
“渊弟。”
“见过卫家舅舅。”
卫渊点了点头,看向盛长柏,笑道:“听说柏哥儿已经成为贡生,可喜可贺。”
一般这个时候,对于他们这种贡生来说有两种选择。
一是前往国子监深造,待有了一定名气,被皇帝赐进士出身,走这条路线,大概率是想求个世袭荫官。
再则就是入翰林院修书,同样是要积攒名气、才华,厚积薄发,待有朝一日,到地方或是朝廷里当官。
不管是选择哪条路,其实都可行。
除非是朝廷急缺人才的情况下,会试结束后,直接将贡生叫到大庆殿那边举行殿试,然后在翌日于东华门外张榜。
虽说自王安石担任吏部尚书裁掉了不少的官员,极大改善了冗官的情况,朝廷许多部门也都出现人才紧缺的现象,但王安石依旧没有选择快速填充各司官吏。
主要是担心冗官的情况日益严峻。
再加上赵祯身体的缘故,因此,会试结束后,倒是不用急于举行殿试。
“外甥能成为贡生,还要多亏了舅舅您的相助。”
盛长柏对于卫渊很敬重。
在他看来,这位卫家舅舅,不仅是知兵事,近代以来,最有望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将领,更是有着大智慧。
他那样开口询问,也是想试探卫渊,自己成为贡生这事,他究竟有无推波助澜。
卫渊笑道:“你首日所写答卷,我看了,很不错,你能通过会试,全凭伱的本事。”
“待殿试结束,前往翰林院中修书几年,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