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如今荡虏军副都指挥使,杨家后人?”
赵祯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卫渊,笑道:“卫卿举荐人才,还真是不避嫌啊。”
卫渊拱手道:“臣对种谔知之甚少,但对杨怀仁颇为熟悉,二人若是联手,倒是能让西夏长个记性。”
赵祯道:“如若开战,你可想过,要打出怎样一个结果?”
卫渊直言道:“让西夏主动遣使,只要能将西夏打到谈判桌上,一切就都好说了。”
赵祯眯着眼问道:“你举荐杨怀仁可有私心?”
卫渊思虑片刻,深深作揖道:“请官家治罪,臣的确有私心。”
赵祯一愣,“说说看。”
卫渊点了点头,道:“当年杨文广因犯事被官家革除爵位,臣与杨怀仁以袍泽兄弟相称,臣常听杨怀仁说,此生唯求报国,以图复爵,臣想给他一个机会。”
“此番与西夏作战,即使取得接连大捷,也不足以使其复爵,但好歹也能让其恢复杨家将的一些声望。”
“臣相信杨将军的能力,但臣也的确出自私心举荐,请官家治罪。”
听到这个,赵祯毫不在意,笑呵呵说道:
“朕知你向来忠义,要不然,当初也不会犯忌讳,领亲卫跑到人家通判家中耀武扬威了。”
“卫卿,忠义是好事,但你荐人不避嫌,不妥,今后要改。”
卫渊点了点头,作揖道:“谢官家提点。”
“但不管怎么说,这杨怀仁乃名将之后,擅武艺,精练兵,此去渭州,必能有一番作为。”
“正好,也为官家您出出气。”
倘若赵祯不提自个儿是因西夏受灾过于高兴激动而突染疾,卫渊也不会这么快就将此事说出来。
最起码也要酝酿酝酿,否则容易被猜忌。
身处皇帝那个位置,别管是怎样的皇帝,疑心永远要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