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那些功勋卓著的大将,为何不能急流勇退。
非是不愿,实是不能。
比如开国将领,那些人,身后哪个不是有着一帮兄弟?
他们不争,身后的兄弟该怎么办?
真要是请辞撇干净一切,混個富家翁是不成问题。
但是行军作战多年,谁没几个仇敌或是政敌?
今日卫渊可以不兴建水军,待有朝一日,海运出了问题,东南局势不稳,这笔账,又该算在谁的头上?
若是卫渊不觊觎水军,不牢牢掌控水军,岂不是一朝谋划都做了无用功?
“兆远到来之时,就是福州开启海运之日。”
“在此之前,我要启程前往扬州广陵县祭祖。”
“怀仁,你留在福州坐镇,大牛,逾明,你们二人各自挑选百名亲卫,同满甲营一道,随本帅前往广陵。”
几日前,卫渊给两浙与河东卫氏族长写了信。
广陵祭祖一事,让他们多派一些信得过的年轻人。
卫渊要从中挑选出来十几人入水军。
之所以为在荡虏军安排卫氏之人,是因为荡虏军就在天子脚下。
御史盯得很紧,不可有丝毫差错。
毕竟,他任陈大牛等人为统帅,都被御史告到御前。
要是再安排卫氏族人,那可真就要死了。
可水军不一样。
水军远在东南,御史的手伸不到这里,除了皇城司之外,不会有人知晓水军的确切情况。
而他现在与皇城司都指挥使又是政治盟友,自然不用担心这一块的因素。
选用卫氏族人到水军里去,也是要提防有朝一日郭颢自个儿有壮大之势。
郭颢不像陈大牛他们,时时刻刻都在自己身边。
任代州团练使久了,当惯了一把手,只怕就不愿做二把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