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大考,如果推行不得当,有什么后果,王尚书可想过?”
韩章的态度比较柔和。
归根结底,是那一夜,王安石与赵祯到底谈了什么,没人知道。
所有人心里都在犯怵,这是不是陛下的意思?
王安石只是个拿刀的?
如果真是这样,还真没有人敢反对此事。
毕竟,从不轻易大兴牢狱的赵祯,在今年,让所有的官吏都胆寒了起来。
以往在他们印象里有着仁义之称的皇帝,一旦动起手段,宛若雷霆!
而且,王安石入京时,是卫渊亲自迎接。
卫渊又是两王案的主审。
因此种种事,韩章不敢表现的太过强硬。
赵祯都开始安排后事了,他也该找机会上岸了。
对于错综复杂的朝政,他也实在没有精力再去折腾,更何况,也折腾不过这个刚到京城的王安石。
“事事都考虑后果,最终什么事都做不成。”
“倘若当官怕得罪人,依下官来看,倒不如弃官回家种地。”
王安石依旧语出惊人。
韩章脸色平缓,“听王尚书那么说,怎么感觉满朝文武都是奸佞之臣了?”
王安石直怼,“韩相公听差了,下官没有说谁是佞臣,下官只是就事论事。”
“韩相公执掌中枢多年,难道就能保证,满朝文武,没有佞臣或无用之臣?”
“与其得罪天下百姓,殃及江山社稷,倒不如,由下官做这个恶人。”
他的意思已经很明了。
大考之事,必须要做。
卫渊对王安石的直观感受就八个字‘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试想,如果前世历史上的王安石真的改革成功,不亚于开宗立国,再建大宋了。
只可惜,功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