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永远都是自己。”
“是是是!”
大概半个小时后,李扬洗完澡躺在床上,就收到了冯新立发来的海报。
两个半小时,大定破十万。
这个数据,放在汽车圈内是相当炸裂的存在。
李扬编辑了一下,直接在微博跟快拍上面发了出去。
“数据出来了,大定破十万,感谢大家对极影汽车的认可,连夜发出来,也希望明天市面上不要出现什么乌龙,谁要是安排了通稿,现在撤还来得及。就在公司做海报的这四十分钟,后台大定已经破十二万了。”
如果明天某些通稿出现,对很多企业的打击是致命的。
李扬也不想把他们搞死,只不过他们想踩着极影汽车上位,可是不可能的。
哪怕这次大定数量不及预期很多,他们也没机会。
就凭他们一年烧一百亿,其中八十亿都是高层工资,他们就不配!
一家企业如果是产品有竞争力,哪怕是卖情怀,不管赚再多,李扬都不眼红。
做企业本身就是为了赚钱的。
可是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往往吃亏的是底层人,他们被那些公司的宣传吸引。
什么智能驾驶,什么性能怪兽,在各种网红的充值下,铺天盖地进行擦边网络营销。
老板赚钱了,甚至是第一批赚钱的,一年拿几个亿工资。
投资人赚钱了,营销起来之后,市值飙升。
接广告的网红赚钱了,反正他们不会去买那些车。
买到车的人,成了冤大头。
售后服务跟不上,宣传的性能只能在实验室做到,所谓的智能驾驶,出事了从来不负责,一旦有什么意外,首先第一时间想着在互联网上删帖,或者抠掉车标。
这样的公司越多,消费公信力就越低。
一旦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