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景区的管理方索性拿出来“堵不如疏”的方法。
由于是著名的打卡景点,北八楼的人流明显比前面几座烽火台多很多。
正好遇到一帮北体的学生,互相较劲之间也好有个参照对象。
只是没想到这群北体的学生都那么拉胯!
陈觉这才刚刚抬腿攀登完两个烽火台,这身后一帮套着红白运动服的学生已经彻底没影了。
【叮~】
【自由属性+0.01】
于是在这尴尬的气氛下,不少已经掏出钥匙的游客都在好汉碑前刹住了车,生怕自己被那些镜头拍到网上,被网友们骂成“老逼登”。
听着导游半开玩笑的提醒,边上围着的游客都哄笑了起来。
等他冲刺到号称好汉坡所在的北八楼时,面板居然也弹出了提示:
——————
“不过最坚固的碉堡往往都是从内部开始瓦解的。”
“他怎么爬那么快!”
“它们的作用是专供长城上看守的士兵休息、观察敌情,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工事。”
“咱们长城上每隔一段距离设一个墩台,这种跨城墙而建的建筑在专业术语上称作敌台、楼橹、铺房或者瞭望台、烽火台都可以。”
但凡要点脸面的,都不希望自己的名字以这种形式火上互联网。
这个惊人的攀登速度,都快赶上在田径赛道上全力冲刺的短跑选手了!
虽说无人机测出的实时速度只是个参考值,但是“9.2米/秒”搁在长城这种高低起伏的特殊场景,属实是有点匪夷所思了一些。
……
在看见那夸张的距离后,不少人刚刚升起的胜负欲立马被打消了大半。
“八达岭长城对外开放这几十年,有无数游客到此参观这北八楼的好汉坡。许多素质不怎么高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