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参与叛军?
到了那个时候,辽北道又会死多少人?
曹懒和叶无坷聊了很多,不得不说曹懒是最接近叶无坷心境的那个人。
三奎确实很聪明,可三奎的聪明不在那么高的地方。
曹懒不一样,曹懒生在高处。
他以前只是没有去想这些事,当他试图去想的时候马上就明白了叶无坷的心意。
白经年为什么能在辽北道呼风唤雨?
并不是白经年有多厉害,也不是白经年控制的财富有多可怕。
甚至,白经年都不是掮客。
他只是个代言人。
如果曹懒的猜测没错,那在辽北道这乱局背后的人就不是一个两个。
尉迟万年只是其中之一,是必须要在明面上有这样一个人的那个人。
在白经年和尉迟万年背后,极可能是一批当年不服气也不服输的人。
唐大将军当时的态度格外强硬,只要是他的旧部就不得不遵从他的命令。
造成了今日之局面,能说唐大将军错了吗?
没有,唐大将军当时的决定正确的毋庸置疑。
如果他当时不这样以绝强的手段分散了他的旧部,那么,现在这些人的不服气就不只是只做了一任高官的不服气。
半壁江山是唐大将军打下来的。
他们的不服气,会更高。
也许在做出那般决定,用那般强硬手段的时候,唐大将军就已经察觉到了他旧部的想法很危险。
现在的隐患,比起那时候的隐患要小的太多了。
曹懒想明白了这些,所以理解了叶无坷的悲伤。
三奎理解不了这种悲伤,并非是三奎对那些人没有尊重。
而是因为三奎的在乎,和曹懒的在乎不一样。
三奎只在乎他的姜头兄弟,他的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