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画上句话,直到罗兰对电子计算机的构想唤醒了他。
他看到了完全不同的未来,一个普通人也有资格参与末世大舞台的机会。
或许他无法见到那一刻,但这不重要,如果由他亲自主导研究的决战兵器能参与最终决战,他觉得也没问题。
老迈到快要入土的诺顿亢奋的满面红光,主动请缨接下这项研究。
罗兰虽然觉得老诺顿不适合这种新科技研究,但他不好拒绝陪伴多年的老伙计,只好答应。
源源不断的资金,花钱速度就像打开钱袋往火炉里扔。
持续不断的支持,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科研考古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各国的正规考古队,以及民间的私营探险队,全部加入这场规模浩大的考古工作。
只要可能存在上古遗迹,就直接去挖。
哪怕这座遗迹上边是皇宫也得让道。
罗兰本人就捐献了两座宫殿给全民考古让路。
在他的表率和执法队的枪炮劝说下,仅有的大贵族们只能给这项世纪工程让路。
有的受害者不怀好意的揣测罗兰是趁机排除异己,打击旧势力,但这种猜想只能停留在脑海中,谁敢说出来就是找死。
总之,计算机研究项目耗资巨大,动用人力超过三百万,是牵动国运的决战工程。
就在罗兰觉得诺顿注定一无所获,耐心等待老伙计自然老死后换人时,捷报传来。
罗兰有些不敢相信,但还是带着克莉丝汀匆匆赶来。
看着诺顿布满褶皱的苍老面孔和白的近乎透明的胡须,罗兰清晰的意识到,这大概是诺顿先生的最后时刻。
诺顿不只是汇报成绩,还要留下遗嘱。
罗兰心情有些沉重。
时间是最叹为观止的魔法,也是最残酷的度量。
诺顿是早期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