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大臣出列,表示赞同。
要说,大皇子与吴心并无恩怨纠葛,又何出此言呢?
究其根源,还是与那次“六国文会”多少有点关系。
赵子炎苦读诗书十几载,心高气傲,自认颇有才华,本想着在文会上能一鸣惊人,夺得个名次,好为以后立太子增加分项。
没想到,文会上杀出了一个吴大少,他娘的才气爆表,一人压六国,出尽了风头,弄得自己连个冒泡的机会都没有。
自古文人相轻,更何况大皇子心胸狭窄,从此,也就对吴心格外反感。
故此,他才站出来,带带节奏。
益皇没有说话,而是把目光移向了二皇子赵子勇的脸上。
二皇子赵子勇与大皇子不是一个母亲,他是侧妃所生,自幼喜武,曾拜于昆山派的门下,如今,已是二流身手,喜好刀兵。..?
“父皇!”
二皇子立刻出列道,“大哥此言差矣!谋反就是谋反,说什么理由都是假象。”
“常言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请父皇给儿臣一支兵马,奔赴鲁州,会同东部边军一起剿灭叛军……”
“嗯!”益皇点点头道,“勇气可嘉!只是,你尚无带兵经验……”
“陛下!”
这时,武将里一名红脸的将军站了出来,此人叫窦天明,浓眉大眼,一把络腮胡子。
“陛下!末将愿带领五万兵马,前去增援!”窦天明瞪着大眼珠子请命道。
“好!诸位以为如何?”益皇又看看两边臣子问道。
“陛下!”
一直没有说话的范丞相站了出来,拱手说道,
“臣赞同由窦将军率兵出征,鲁王谋反之心久已,要不,他也不会养兵二十万……”
“多年来,鲁王府垄断市场,操纵盐价,令东部几州的百姓苦不堪言。而,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