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当作为“消耗品”的太阳石能够像电池一样重复充能和使用的时候,才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至于智能驾驶系统?
不说像穴居虫文明那种完全自律的机械战虫。
最起码,车门自动开关闭合,到点到站自动停止一类的智能机制,还是得搞出来的。
在这一点上,李昊显然更看好那些已经有了成熟技术和模型的“骨械机车”。
那是在三代骸民诞生之前就有的技术,本质上有点类似于地球上的汽车。
区别只是在于其能源系统是太阳石,机身的架构是骨骼。
不过依旧是受限于骨骼的强度。
那些“骨械机车”从诞生开始,就只能作为单人或多人载具存在,无法大规模的运输货物或人员。
然而只要骸民们的脑子转过弯来,将用于制造第三代骸民的骨骼金属化技术用在这些机车上。
那些“骨械机车”就会像地球上的汽车革命一样,正式让整个山海文明踏入汽车工业时代。
虽然在个体普遍强大、离谱的山海界中,“骨械机车”的作用和影响力注定是不可能有汽车那么大。
但是只要骸民们踏出了那一步,就意味着它们将彻底进入独属于它们的大型工业化时代。
在这个特殊的工业时代,骸民们将不再与此前那般,满足于自给自足的个体工业流程。
因为它们制造的东西将不止是自己使用,而会推广到整个山海文明之中。
为了让其它种族的个体能够随心所欲的使用、乃至于制造骨械,骸民内部必须先统一一个标准和模板。
在个体的自由上,骸民们依旧可以随心所欲的发挥自己的创意,去制作各种千奇百怪的骨械。
但在群体的协作上,骸民们则要优先考虑其它种族的需求,尽可能的让制作骨械的流程变得程序化、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