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道理来说,银河科技自主完成研发的金刚号火箭成功发射,并且证明了回收技术的可行性。
这样的好消息,应该会被媒体大肆传播来。
但是。
当天晚间新闻并没有播出。
原因也很简单。
金刚号所表现出来的精准定位,以及回收计划太先进了。
已经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
在航天系统的专家进行复盘的时候,不管是谁,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王东来表现的太平静了,太举重若轻了。
仿佛印证的不是一个极具难度的尖端技术一样,而是一个小问题,小突破。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
这些专家就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分析。
金刚号的回收技术验证通过,这将会导致整个航天系统的变化。
原来一款从表面上看上去土不拉几的火箭,也能发射到太空上,还能回收重复利用。
是的。
金刚号的成本比长征等系列火箭要低很多。
这还是建立在长征系列已经有成熟的生产线,生产了很多次,摊薄了成本。
而金刚号是刚刚建立产线,成本最高的时候。
要是等到金刚号大规模生产的话,成本只会越来越低。
更何况,以王东来所表现出来的技术,加上从银河科技流传出来的零星半点消息,也证实了金刚号将会不断迭代,不断优化。
本来就是如此优秀的产品,还要不断地迭代优化。
一下子,就将原本航天系统的那些专家教授,以及功成名就之辈,放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为什么,他们无法做到和王东来这样。
在取得一个成就突破之后,依旧能顺着这个道路,不断地进步,不断地突破?
是能力所限,还是藏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