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根据公司内部的调研报告,其实我们国内的眼镜质量并不怎么好,成本低廉,但是通过层层渠道,最后到了用户手上,价格就涨了起来,相比较于价格而言,眼镜的质量欠佳,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研发出更好的眼镜材质,我认为这是一个选择。”
“当然了,我也明白这只是治标的办法。”
“另外一个思路,就是从问题本源去解决,近视眼的原理很简单,是因为睫状体疲劳过度,产生了形变,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研发出一种可以生物修复分子,将过度疲劳的睫状体恢复原样,或者是研发出超级纳米机器人,通过操纵纳米机器人来对睫状体进行修复按摩,从而恢复视力。”
当王东来说到这两个办法的时候,电话那头的李欣院士显然是被惊到了,发出一声震惊疑惑的‘啊’。
“李院士是不是觉得我的想法太离奇,太大胆了,根本不可能会实现?”
王东来也很直接地问了出来。
“王院士不愧是年轻人,想法就是和我们这些老家伙不一样,思维广阔,不拘泥。”
“从理论上来说,王院士的研发思路是很正确的,也很有道理。”
“一个治本,一个治标,不管是哪一个办法研发成功的话,都是一件好事,能够极大地解决国内的近视情况。”
“不过,这几种研发思路对于技术的要求太高了。”
“更适应人体的制作眼睛的天然树脂材料,这需要材料研究学的支持,不是一个短时间能做出成果的。”
“而生物修复分子和超级纳米机器人,也是同样的。”
“说实话,如果不是走不开,我真想加入王院士的研发团队里来。”
“这样的研发,只是听着就很有动力。”
李欣院士虽然不怎么看好,但不管是语气还是用词,都是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