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得不够用了。
这个极限是经典计算机的极限,随着蚀刻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个极限到来的时间只会越来越早。
虽然也能通过改进工艺来尽可能地减少量子效应,延长摩尔定律的寿命。
但是,极限就是极限,迟早会触碰到的。
而量子计算机就是另一个解决思路。
利用量子特性,使用粒子的特殊量子特性来进行计算,这就不仅限于半导体里的电子了,超导线圈、冷原子、光子也都是有前途的载体。
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就是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和经典计算机的差别还有一点。
那便是在经典计算机之中,我们得到的结果都是确定性的,用高电压来代表1,低电压代表0,每一个经典比特都只能记录这两个数值。
至少在我们的器件做到超越经典极限之前,我们得到的计算结果都是确定的。
数字上的不精确,也只是来自于算法本身的问题凸显。
但是量子计算机却不同,每一个量子比特都可以得到无数多个数值,它们储存的是一个叠加态。
α*1+β*0
其中,α和β为满足归一化条件的复数,在几何上表示就是著名的bloch球。
至于α*1和β*0就是球面上的两个点,所以,就能看出量子比特上可以储存的信息可要比经典比特多上太多了。
而我们最终需要从一个量子态里面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的时候,我们是无法读取整个球上的所有信息。
量子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量子态会在我们观察的时候,进行坍塌。
根据测量的不同,我们可以得到的事球面上的任何一个点,只不过这个点未必就是我们想要的计算结果。
而量子算法的核心就是尽可能地提高我们想要的结果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