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问题来就不好了。”
“君侯说的是,这天气还要着甲,可真是热死了。”
韩信嘿嘿一笑,将身上的甲胄解下,只留了一件贴身的丝衣,向赵佗问道:“不知君侯唤我前来有何事情?”
赵佗慢悠悠的取出文书向他递去:“来吧,看看这两封信。”
“还有我的信,难道是彻儿写的?他跟着张御史学习,应该会写信了吧。”
韩信吃了一惊,他父母双亡,再加上性格不擅交际,在咸阳跟着赵佗几年,也没结交几个朋友。
真要说起来,大概小赵彻算得上他难得的友人了。
所以一听赵佗让他看信,韩信自然会想到赵彻身上。
“咦,还是两封?”
韩信心中疑惑,打开信一看,发现这些信其实都不是写给他,而是给赵佗的,只是里面的内容和韩信有着很大关系。
“君侯……我……”
韩信将两封信粗略一看,脸色就涨的通红,战场上指挥若定的智勇秦将,一时间表现的手足无措。
赵佗戏谑的打量着他,说道:“韩信左庶长,你如今可是咸阳城里的知名人物啊。辛氏和杨氏皆有意将佳女许给你,不知你可有所属?”
韩信的脸更红了。
这两封信,一封来自辛氏的老将辛梧,另一封则是杨氏将门的杨原所写,两人和赵佗有不俗的交情。
这一次他们写信来,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
韩信的婚事。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韩信父母皆丧,赵佗这个师长的位置就显得很重要,更别说他还有着伦侯的爵位。
在这个时代,赵佗如果愿意为韩信指定婚姻,韩信是不会拒绝的。
所以辛梧和杨原两人都怕被人捷足先登,借着交好的关系,迫不及待的向赵佗写信,希望能通过赵佗,将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