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又遭白起拒绝
秦王使应侯范雎去请,白起再次推辞,还口称病笃。
一次请、二次请、三次请……
请到最后就是杜邮赐剑,一代名将含恨而亡。
相比于武安君白起的下场,武城侯王翦的选择就要明智的多了。
当时李信战败,秦王政亲自来频阳相请,王翦同样和白起一样,先以病推辞。
秦王政直接来了一句:已矣,将军勿复言。
王翦吓得连忙答应下来,然后乖乖的领兵出征,最终功成身退,终老于家乡。
现在的赵佗,面对的就是同样的情况。
冯无择、屠睢征越大败,损折兵马数万,长沙、东瓯更遭遇越人的威胁。
在这样危急的局势下,始皇帝召来赵佗,并说出“南疆需要你”的话。
这已经是一个君王和岳丈,对自己的臣子与女婿所能做出的最低姿态。
答应,就是王翦。
拒绝,就是白起。
二选一的抉择,赵佗自然不可能犯蠢,当场应了下来。
听到满意的回答,始皇帝一直冷冽的面容放松了,嘴角露出笑容。
而赵佗作为兵法大家,在深知无法改变眼前形势的情况下,便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多为自己求得一些利益。
就像当初王翦在领兵出征的时候,一直向君王要田要地,不仅安君王之心,还能借此牟利。
作为王翦带出来的后辈,赵佗同样继承了这个优点。
他在果断的答应下皇帝出征的要求后,借机提出了自己的几个条件。
结果和他想的一样。
始皇帝只要他赵佗南征,这件事情答应下来,其他的都是小问题。
赵佗提出的第一条,就是明说百越不好打,一打就可能旷日持久。他希望皇帝在这场战争上不要有任何的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