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公卿十分重视,将其提高到农业的地位,是能说得过去的。
作为赵佗大计划里的先驱,只要这第一批工学、农学搞好了,弄出了成效。那么他后面就可以顺势提出开设更多的学室。
比如医学,比如军校,比如……
等到各种学室都被赵佗弄出来。
学室弟子只要通过考核就能担任相关专业的官吏,那么军功爵的价值定将大大降低,国家发动战争的意愿也就降低了。
这属于是用很温和的手段来为秦国这辆战车踩刹车。
所以王戊的农学政绩就很关键了,赵佗帮他,就是在帮自己。
“慢慢来,两三年弄一个学室出来,样样都办出彩,这样就让人无话可说。”
“我要避免与李斯产生矛盾,他岁数大了,没必要在这些事情上和他硬碰硬,靠着温和的手段先熬过这几年。等他死了,我再大展身手就是了。”
想到此处,赵佗嘴角露出微笑。
他想动军功爵制度,最大的敌人大概就是李斯。
但赵佗觉得自己不需要和李斯硬碰硬,何必呢。
掐指一算,李斯今年好像六十五了。
他赵佗今年才二十六岁啊。
就算让李斯再活十年,赵佗照样有的是时间来改革。
时间,就是赵佗的优势,足以为他消灭一切敌人。
“政斗?”
“不需要的,熬死就好了。这才是真正的实力碾压,兵家正道。”
在赵佗的帮助下,有少府的工学章程和课本作为参照,王戊所操持的农学之事也很快走上了正轨。
这两个新开设的学室,要在咸阳先搞第一批试点,好看看效果。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就可以推广到全国去。
就在工、农学室在咸阳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流逝,各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