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马的戎人,还是输运丹砂的女子,都可以凭借对大秦的贡献获取相应的地位。妾此番献策,就是想要为大秦立功,想要为自己在秦国赚取一个前程。”
说着,苏迦莎对着赵佗稽首相拜,以示臣服。
赵佗明白了。
苏迦莎口中说的在边疆贩运牛马的戎人是乌氏倮,输运丹砂的女子是巴寡妇清。
他们一个是戎人,一个是女人,都凭借对秦国的贡献而被始皇帝给予了“位比封君”的待遇。
他们的事迹给了苏迦莎一个希望。
秦国有上升通道,只要她能为秦国立功,哪怕她是一个异族的女人,也可以往上攀爬。
所以苏迦莎在投降之后,迫不及待的献上破灭匈奴的策略,不仅是为了秦国能征服草原,更是为了她自己在秦国的前程。
“是皈依者狂热效应吗?”
赵佗心中嘀咕。
这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大概指的是后加入某一阵营的人,往往比天生就处于该阵营的人,对本阵营更加的忠诚、更加的狂热。
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二鬼子比真鬼子更坏更可恨。
赵佗不知道苏迦莎这么做是否是出于这个心理,但至少是一个说得通的动机。
她知道秦国的强大,草原是赢不了的。
她想要融入秦国,所以想借着这件事情,立下功劳,以获得更高的地位。
“这女人很有眼力,也很有魄力。”
赵佗暗语一声。
看着跪在自己眼前的苏迦莎,赵佗温言开口:“我秦国自商君变法以后,便是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你虽是异族女子,但只要诚心归服,为我大秦立下功劳,自是不会亏待于你。”
赵佗没有决定是否实行苏迦莎所献的谋略,但给了她一个立功就能得赏的承诺,算是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暂时安了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