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说话。帝榻上的皇帝面色平静,众人都看不出他对王绾这番建言是何种心情,只听皇帝澹澹说道:“左丞相所言少府所造的纸有缺陷问题,不知是何?”王绾拱手开口:“丞相府这段时间用纸行政,臣发现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有吏员在纸上写错了字,便难以修改,不像竹简上可以用刀削刮去,重新书写。”
“以纸行政,一字错,则一纸废,需要重头开始誊抄,不仅速度缓慢。而且少府之前说,纸张价格比竹简便宜,但因为费纸的缘故,此物价格并不比竹简低,并非能代替竹简的物件。”
“第二点,则是这纸乃是用麻所制。麻可用来织布、制衣、做鞋,结绳,乃是重要的物资。以麻制纸,对麻的消耗甚大,若是真要将麻纸推广到天下,则世间再无麻衣、麻绳矣,黔首莫非要赤体出行乎?”王绾话语落下。
众公卿皆微微蹙眉。其中廷尉李斯、太史令胡母敬、治粟内史王戊等人微微颔首。
他们所在的官署都是有资格使用纸张的,听王绾这么一说,自然想到平日用纸行政时遇到的问题。
秦国通行的文字,不管是小篆,还是隶书,都是从宗周籀文蜕变来的,不管再如何简化,其结构和笔画都要比后世的字体复杂的多。
像李斯这般的书法大家,或许还能保持书写的正确率。但各官署下层的那些吏员呢?
又有多少人能够达到写数百字而不错一字呢?世人常言
“刀笔吏”,顾名思义就是持笔写字,以刀削字,后世挖出的那些简牍上,也常看到刀削的痕迹,可见错字在日常行政中是一件难以避免的事情。
如果因为一字错误,就要从头誊抄公文,确实是非常浪费效率的事情。
始皇帝眉头微蹙,想到自己用纸写字,若是略有笔误时,便直接换纸的情况。
这确实是个问题,按照赵佗的设想,是要将纸推广到全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