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时撤军,则项城守军出城,必定会堵住李将军逃归生路,则李将军将陷于死地,此事万不可行啊。”
“是啊是啊……”
其他将校也跟着附和起来。
蒙武冷冷看了众人一眼。
这些人的心思,他很清楚。
他们所言,皆是借口。
不外乎是见项城即将攻破,功劳马上就要到手,谁也舍不得丢弃。
李信战败,必是大罪。
他们这一部虽然没有参与李信的奇袭,不会担上太大的责任,但也一直止步在项城下,无功可得,这样回去谁能甘心?
而此时只要再猛攻几天,就能拿下项城,砍下城中好几万楚人的脑袋,这可都是军功啊!
如此大胜,和李信的战败一对比起来,岂不更加凸显他们的功劳,哪怕此番灭楚失败,他们这些人也可以昂首挺胸的回到秦国,不用担心受到责罚。
说实话,蒙武也很心动,拿下项城,灭掉城中的数万楚军,不仅让他们有功,也能消灭楚国的有生力量,让下一次秦国伐楚时获得更大的优势。
只是……
蒙武想起昨夜收到的那封李信亲笔书信,信是写在帛书上的,由李信的亲卫日夜兼程前来送达,蒙武阅后即焚。
信里的内容非常重要,也非常惊人。
李信在信中说,他这一次突袭寿春之所以失败,都是因为秦军内部有人泄露了他的计划,让李信奇袭的行军路线被楚军得知,所以项燕才能提前聚拢楚国东境的士卒,在钜阳下蔡一带进行堵截,最终让秦军遭遇大败。
在蒙武看来,李信这些话不免有推卸责任的嫌疑,但若是细思起来,却也让蒙武颇为心惊。
项燕的大纛明明还插在项城上,他却跑到数百里外的钜阳下蔡一带,而那里恰恰又是李信偷袭寿春的必经之路,这种巧合该如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