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屈一指的大将。
但那是以后,现在的蒙恬虽然熟读兵书,父、祖皆为名将。且有左庶长的高爵,位居中郎将一职。但他实则从未上过战场,沙场征战的经验甚至还没有赵佗多。
且蒙恬比李信还要小几岁,这样的人来当李信的副将,然后去灭楚国。
这种灭楚组合,赵佗光是想想就头皮发麻。….
他知道秦王政之所以这样做,多半是想任用一批郎官出身的青壮将领,用以取代王翦、杨端和、辛胜等老将,要为秦军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削弱那些老将的权威,避免出现功高震主的局面。
放在普通战事中,本来也没什么,但在灭楚时做这种事,就有些儿戏了。
一切,都是因为骄傲作祟啊。
眼见赵佗面色变换,秦王政皱眉道:「怎么,你认为蒙恬不行。」
事到此处,赵佗也不得不迎难而上了。
他咬牙道:「赵佗曾在蒙中郎将手下任职,自然知道中郎将乃是天生的将才,又有家传兵学,未来定是天下名将。」
秦王政点头,蒙恬是继李信之后,他最为欣赏的少壮派将领,能力肯定是有的。
但赵佗话音勐然一变,大声道:「但臣亦听闻吴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且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有李信将军为主将,此番伐楚自然无碍。但副将若是选择一老成持重的战将,那就像在老虎身上插上一对翅膀,此战更是能事半而功倍,越发的稳妥。」
秦王政皱了皱眉
,虽然赵佗没有明说,但其话中的意思不外乎就是说蒙恬没有上过战场,能力恐怕不行,会让此战有风险。
让他谨慎考虑,不如选个老将来辅左李信。
秦王政也曾考虑过灭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