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不算富裕,又是农村,家里很多结婚都是在村里找合适的对象,所谓的合适,就是看一下家庭背景。
她也正是如此,是父母命定。
和村里一户人家定了亲,那个年代,重男轻女观念在一些地方还是挺严重的,而且像她这种,在家里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
即使她不愿意,不情愿,又能如何?
后来,就顺利结了婚,嫁给一个不喜欢的人。
然后要了孩子,是个小闺女。
婆婆家因为这个还挺不待见她。
但到有了孩子这时候,女人对她所嫁的人还是没有任何感情。
甚至对她和男人的孩子有一股浓浓的怨恨。
要不是这个女孩,她也不至于在婆婆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且这是她不喜欢的人和她的孩子。
或许女人就是个执拗的脾气,而且深受环境的影响,女人对她的孩子并不心疼和喜爱,反而是一股子怨恨。
也就是后面婆婆说:“生了就养着吧,喂口饭别饿死就行,大点了跟着下地去。”
男人还好一点,该说不说,男人对女人还是不错的。
女人长相在村里还是挺出众的,所以男人对这个媳妇很满意,对待女人确实还行,但男人有些怕他妈,而且要出去打工,或者在家里种地,基本上见面很少。
男人的观念也没有太封建,重男轻女也不是太狠,对于孩子是个女孩,他并不是很气愤。
有时候也会逗逗孩子。
但他毕竟不经常在家,要出门打工,家里只有他妈和女人以及这个小孩儿。
直到有一天,他在外面打工,忽然接到他母亲的电话,说是孩子被女人带走了,人不见了。
那个年代,这种事情还真不算太少。
回到家里后,孩子已经不见,过了几天,女人最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