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时代下,有一种名词叫群体情绪!
群体具有一定的强制力,群体的强制力塑造和规范了群体成员的情绪体验和情绪表达。
而且,当个体将自身归属于某个群体时,其社会自我会被凸显。
此时人们会站在群体的角度考虑问题,考虑群体的利益而不仅是个人利益…
点评一部电影的时候也是这样!
他们需要将个人情绪与大众情绪融合到一起,找自己的队伍,找敌人的队伍,然后疯狂输出,发泄…
很多看完《流浪地球》,被电影打动的人,开始找寻队伍…
朋友圈、微博、豆瓣、贴吧、b站、知乎甚至包括虎扑…
你能想到的论坛,基本都被这帮人占领了!
“华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科幻大片!
刘慈欣的硬核科幻设定,小兵扛大旗的主流价值观人设,东方式的家庭理念核心。
故事铺排+情节张力+情绪渲染+镜头调度非常娴熟,意料之外的特效大场面超赞!满分!”
“华语电影工业飞跃的节点,技术、剧本、精神内核,各方面都是全球尺度下顶级同行们的优秀学生水准。
更可贵之处就在于,作为先行者和新生代,能分辨什么是好的,应当学习的,并用十二分的力气把它们执行出来。
比起科幻,我更看重和感动是它作为电影本身的意义,终于让我对华语电影有了一丝“总是往好里去”的希望。”
“格局之宏大,实属罕见,大灾难背景下,情、救赎、信念、牺牲…真是科幻永恒的内核和精髓。最后,流浪地球可能不是最好的科幻电影,但绝对是华语科幻最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院线反应很及时,第二天就把《流浪地球》的排片提高到了21%…
票房表现也没有让影院失望:单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