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些作协里面的同志都有过来给林有成的《赎罪》表示喜爱和肯定,一个个都是发自内心的赞美。
林有成自然也是需要客套谦虚几句。
这些学者教授,编辑作家跑上来的的赞美和肯定,林有成自然是谦虚地表示感谢。
因为是作品研讨会,自然都是围绕着《赎罪》这部而言,很显然这些人也都是真的有自己的看法,不少人都写了长长的稿子来发表一些观点,称赞林有成的这部。
作协组组长张敬澜就毫不掩饰对林有成文字的欣赏,称赞道,“有成的文字驾驭能力一如既往地精湛,寥寥几笔细节,便能暗含所希冀表达的幽微心理。第一部作为主题,虽然篇幅略长,但由于悬念埋得恰到好处使得阅读过程还是颇为容易。围绕林雪发生的悲剧在于,她向往的家身份和头脑中无处安放的戏剧性。就这一点,值得我们作者深思。”
“她童年的魅影伴随她的一生,在那栋大宅的每个角落,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提醒着她存在是有限的,也提醒着她的存在是无限的。“
“其所带来的错误自然是无可原谅的,但在看过其自白后又不免心有戚戚。这种戚然来自于,一对人遭到倾轧的命运并不完全来自于时代的一粒沙,也来自林雪的一粒沙。前者使得肉体消陨,后者则早早十多年前便碾过了二人的灵魂,一个曾有前科的危险家将凿凿证言、悔恨之感幽幽地植入自己的内心,再难拔除。”
很显然,除了讨论的里面情节,更多的还是会讨论更深层次作者的创作欲望与文字的力度。
这一点也是众多作者想要交流的。
甚至可以说,在场的人都非常清楚,《赎罪》里面的林雪和他们都是同道中人,也都是文字的创作者,就这个“作家”角色自然也就值得他们这些作家更深的讨论与分析。
研讨会上越是分析,越是讨论,自然也就越是会得出一个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