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打定了主意,“臣这就去安排。”
送走了周勃,刘盈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释然的微笑。
正在这时候,韩信前来求见。
刘盈急忙让韩信进来。
“师父,刚刚我见过了周勃……让他接了太尉之位,多谢师父体谅。”
韩信一笑,“臣当了多年太尉,能升任丞相,倒也不错……只是臣唯恐做不好,陛下觉得该如何当这个丞相?臣听陛下的!”
刘盈忍不住发笑,“师父,您不是跟我说笑话吧?”
韩信断然摇头,“这是国家大事,哪能说笑?臣是真的不知道。”
刘盈笑道:“萧相活着的时候,事无巨细,必定亲力亲为。曹相凡是追随萧相,并无太多革新之举,萧规曹随……到了王相这里,他主要是主持政事堂会议,每遇重要政务,都是先和六官商议,然后上奏,再由几位平章军国重事一起商定。”
韩信笑道:“臣懂了,这么说,臣只要学王相就是!”
刘盈摆手,“师父,您不需要学任何人,谁坐在相位上面,都有自己的考量……只要能顺利推行政务,利国利民即可。”
韩信怔了怔,沉吟片刻,他才说道:“陛下,臣当真能按照自己的设想,推行政务?”
刘盈立刻点头,“这是自然,我怎么可能跟师父说笑?”
韩信一听,这才点头,“臣知道了。”
大汉的朝堂,人事剧烈变动。
曹参病倒,退出政事堂。
王陵升任梁国公,平章军国重事。
他留下的相位,由安汉公韩信接任。
韩信的太尉,交给了绛侯周勃。
毫无疑问,这里面最大的赢家就是周勃。
本来他在一堆功臣里面,还不算特别突出。
夏侯婴几个足以和他分庭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