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开垦荒地……这些事情自然没错,都是能迅速恢复民力的善政。
但就是有一点问题,即便没有远离家乡,也会和自己的农活发生冲突。
而且干这种活儿,没有报酬,因此就会出现敷衍搪塞的情况。
明明人去了,但干活不多。
思前想后,张辟疆提出一个应对之策。
他准许所有参与劳动的百姓抵偿徭役,如果干得多,还能抵田赋!
这招使出来,效果惊人,立刻百姓就来了热情,纷纷踊跃出工,修桥铺路,效率惊人。
张辟疆的这些举动,全都传入了京城。
刘盈心情大好,还把张良请了过来。
“师父,我这位师弟可有宰相之才啊!”
张良只是摇摇头,“竖子是精于算计了一些,不过最多只能做郡守而已,陛下切莫高估了竖子。”
刘盈哈哈一笑,“我看是师父低估了师弟的本事,朕讲尽民力,只有师弟真正明白了朕的意思,也只有他做得最好。”
张良眉头微微动了动,苍老的脸上,终于涌现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刘盈讲的尽民力,不是无限度压榨百姓,更准确说,是充分调动民力。
老百姓终日劳作,常年无休,几千年来,全都差不多。
但劳动和劳动不一样。
譬如说遇上了干旱,全家人日夜挑水,浇灌禾苗,只为了保住庄稼。
累死累活,把腰都累断了,也不免减产。
可如果调动民力,提前修建水库,挖掘引水渠,遇上了旱灾,引水灌溉,不但节省民力,还能保证产量。
这点账谁都会算,但正如张辟疆发现的那样,光是讲大道理,看不见真正的实惠,百姓还是会犹豫的。
所以以劳动,来抵消正式徭役,甚至抵消田赋口赋,这就是个极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