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妍埋怨儿子过于无情,眼睁睁看着舅舅惨死他乡,那可是她的亲弟弟啊。
朱瞻基无法理解母亲的脑回路,是舅舅找死,不是他杀的。
怪他作甚!
张克俭也是胆子大,在瓦剌那边杀人放火的,各种敛财搞事,还给他添乱。
人家没有立即宰了他,朱瞻基还挺意外,拿张克俭当人质,这不是搞笑吗?
因为这件事,母子俩闹得不欢而散,朱瞻基和张妍之间渐渐有了点隔阂。
张妍希望儿子低头,承认错误,朱瞻基被频繁训斥,被母亲各种埋怨,心生抵触。
张妍心气不顺,年纪渐渐大了,导致身体也开始变坏,经常生病传唤太医。
不知是因为痛失弟弟导致的,还是被朱瞻基的态度刺激到了。
张妍有时任性地连药都不喝,莫名其妙地抹眼泪,哭诉自己命苦。
贤太妃和敬太妃二人想帮着朱瞻基说些好话,但根本劝不住。
慈宁宫的宫人们伺候地越发小心翼翼,生怕被迁怒倒霉。
以至于慈宁宫有什么风吹草动,宫人们便会及时禀告乾清宫和坤宁宫。
按规矩来说,琳琅作为儿媳妇,是要过来慈宁宫给婆婆侍疾,宽慰一二。
但张妍好似到了更年期,看儿子不顺眼,看儿媳妇也开始不顺眼了。
各种无中生有,挑三拣四。
甚至怀疑儿子突然变了性,开始不听话,是因为琳琅的缘故。
总而言之,白发丛生的张妍开始变得蛮不讲理,看谁都觉得对方不怀好意。
朱瞻基很担心娘仗着生病故意磋磨琳琅,索性让琳琅直接称病,不用去慈宁宫请安,免得被各种数落。
两位太妃搬去慈宁宫陪着张妍说话解闷,淑妃和康嫔每日过去给太后侍疾尽孝。
张妍精神状态好点,琳琅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