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的建议,敲山震虎,声东击西,将马哈木逼到了死胡同。
完全不理会对方的花言巧语和各种激将法。
他又不是三岁小孩的性子,杀敌最忌讳优柔寡断。
大明的兵力远超于瓦剌,擒贼先擒王。
领头的马哈木被砍了脑袋示众。
其他的都是丢盔弃甲的散兵,朱瞻基骑在战马之上,挥舞着长枪,声音嘹亮地大喊:“日月山河永在,大明山河永在,杀!”
大明军兵备受鼓舞,声势越发浩大,斩杀瓦剌残兵,更加的勇猛无畏。
朱瞻基在此过程中难免受了点伤,这也是司空见惯,战场上刀剑无眼。
边关战争历经一年的时间结束,朱瞻基虔诚地祭拜亡灵,班师回朝。
唯一的坏消息是,朱瞻基的舅舅张克俭趁着边关战事发财,被瓦刺的人抓住来威胁朱瞻基退兵。
但没有威胁到了。
瓦刺部的人羞恼之下,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人杀了。
太后闻讯,大受打击,既愤怒弟弟不靠谱,做糊涂事。
又抱怨儿子太武断,不讲亲情,再怎么着,也得保住亲舅舅的命啊。
朱瞻基不觉得自己做错了。
他身后的是大明的百姓,不会为了一人错失斩杀马哈木的良机。
马哈木太狡猾,这次逃了,下次不易找到突破口诱敌出动。
至于舅舅,朱瞻基怒其不争,张克俭是自作孽不可活。
如果没死,他还得给他下大狱,以大明律法惩治,免得其他人有样学样。
回京后的朱瞻基对太后请罪,没有得到好脸,心情郁闷。
他便对着琳琅喊着这儿很疼,那儿难受,浑身都不利索。
琳琅还以为朱瞻基受了什么重伤,认真给他摸了摸脉象。
虽说身上有点刀伤隐疾,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