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候琳琅时,欲言又止,想问却又不敢问。
刚才孙若薇在内殿哭得那叫一个惊天动地,外头的人都听得真真切切,心里犹如被猫挠了一般,满是疑惑。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太孙妃给太孙昭仪来了下马威,对其指责教训,让人浮想联翩。
“安嬷嬷,徐焉那边有消息吗?我爹娘兄嫂如今可好?”
琳琅只当没看见她们异样的表情,随即问起了自己最为牵挂的事情。
她离开老家差不多有一年之久,皇家不仅给济宁府的家人赏赐了宽敞明亮的大宅、肥沃的田地和大笔的金银,父亲还得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官职。
不用上差,但有俸禄。
不得不说,明朝皇族对于外戚真的很大方,赏赐也很丰富,平民也能当官。
如今济宁府最大的官员都将胡润奉为上宾,礼敬有加,女眷们赴宴次数也多。
谁叫胡润福气大,亲闺女成了当朝的太孙妃,前途锦绣,胡家也是一荣俱荣。
安嬷嬷是琳琅的四大嬷嬷之一,还有个对食是负责出宫采买的内侍徐焉。
这件事琳琅交代安嬷嬷徐焉去办,眼见有些时日了,不知事情办的如何。
“回太孙妃的话,您交代的事徐焉尽心尽力地办了,胡老爷以及家人一切安好,听说您的大嫂又添了一个儿子,家里喜气洋洋,只是都惦记着太孙妃。”
安嬷嬷毕恭毕敬地回答,眉眼含着温和笑意。
琳琅喜笑颜开,连连点头。
她不禁感慨道:“时间过得真快,我又多了个侄儿,这的确是件大喜事。
平嬷嬷,你将我私库里的麒麟金项圈、吉祥如意玉锁还有那几匹贡缎整理出来,再把刚得的一盒金豆子也取出来,给我那小侄儿添点喜气。”
“我稍后便写封家书,让徐焉寻个稳妥之人送出去,权当是我的一份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