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整个鱼内脏剔除出来,接着才是取黄唇鱼的鱼鳔。
晾干后,就变成大名鼎鼎的金钱鳘鱼胶!
有“贵过黄金”之说,真假人云亦云。
童瑶钓上的这条158斤6两,没漏气,鼓鼓囊囊的,完整饱满,老长一条。
头部有一大块骨头,表面有血红衣筋、油脂、杂质。
杨母端了盆水过来,童瑶将鱼泡放盆里才对其他人道:
“鱼鳃鲜红的,单独取出来,放冰里,鱼头也是。
将鱼肚子里面洗干净,不用分解,那十条鱼就按照我这个法子取鱼泡,然后我来清理。”
随后又问赵有富爹娘,有没有多余的晒网。
“有有有,今天刚洗干净几排,我去拿。”
赵有富老娘快手快脚地去拿了。
童瑶就此,开始清理鱼泡,外面清理洗净后,再用剪刀从头处入剪。
笔直剪至尾,而后放到清水里简单清理内部。
其实黄唇鱼胶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有头部有两条长长的“胡须”。
懂行的人会根据“须”的大小,区分“小须金钱鳘”和“大须金钱鳘”。
小须就是小而长的须,有些如丝一样细,也称做“丝线金钱”。
本港内的都是小须,外港是大须。
随着今后黄唇鱼越来越稀少,列为保护动物。
收藏界的人就公认“小须金钱鳘”,更值钱,而公胶又比母胶略胜一筹。
童瑶手上这个自然是小须了,还是公胶。
金钱鳘鱼胶
童瑶清理完,让杨清桦擦了擦长方形的晒网,才将鱼胶轻轻放上。
最后一步就是手工做造型了,晾晒的期间,也需要时不时手动加固造型。
达到一个锦上添花的效果,图个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