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有一百多呢。
再来几根大家伙,那就是一家上千块呐。
种地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督促阿翔挖烂木头。
童翔这小子跟着亢奋,雄赳赳气昂昂的带领全村老小在河滩上抛淤泥。
童瑶深感丢脸,拉着汪老三位老人家,以及领导们去村委打电话。
靠人力要挖到天荒地老,交给机械省时省力。
为什么国家要科技发展,就是让人民少花力气啊。
不是让人民群众返祖哇。
童瑶见村长安排好领导们,她和自家男人才走回河滩。
她转头一瞧,就见她儿子,小小年纪,就一把年纪。
小家伙穿着厚棉衣,费力的背小手,皱着眉。
一步一步地跟在曾外公后面,指点老表们干活。
孩子们不懂什么阴沉木值钱不值钱的,再多钱爹娘又不会给自己。
而且过年得的红包钱,爹娘都没收了,没钱去小卖部消费。
所以啊,孩子们就来河滩挖河蚌了。
杨溪俊年纪小,挖又挖不动,只能跟在童老爷子身后溜达。
小家伙学人有一套,学着曾外公指挥上了:
“阿表、哥,用力波,加油油。”
“表、表姐,不对,挖介边,好棒。”
“介里有,来挖,来人。”
童瑶和杨清桦:……
杨溪俊见到爹娘走过来,骄傲的指着木桶:
“看,多多。”
童瑶看到桶里大小不一的河蚌,挺佩服孩子们的。
娘家这边没有海风,但也阴冷得不行。
孩子们穿着雨鞋,拿着小锄头下浅河滩挖河蚌。
“嗯,你表哥表姐辛苦了,拿回去放清水里吐沙,明天早上炒河蚌肉。”
童老爷子闻言,嫌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