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老爷子走过来插嘴:
“何止啊,你太公的棺材板子都是这种木头打的。
这木头最结实,不知道村里那些木头上头要多少。
要是余下来,我跟村长说说,让他匀我点,拿来打棺材板不错。”
卧槽,大家伙都想爆粗了。
大年初二,先选好自己棺材板的材料!
谁能牛得过你啊!
童老爷子这话一出,被自家二哥被骂得头臭。
大过年的,说什么不吉利的话。
家里条件好了,不代表你脑子丢了。
一下午都是热热闹闹度过。
到了傍晚,更热闹。
今天又是初二,外嫁的闺女都带着男人和孩子回娘家。
老童家难得聚在一块。
十多桌都坐满了人。
左邻右舍以为老童家办啥喜事呢。
大年初二的,也不至于啊。
大娘们不管三七二十一,撸起袖子就要过来帮忙打下手。
农村就是这样,谁家办酒,村里人都会过来帮忙。
没有提前通知不要紧,人情得到。
童母哭笑不得,解释了好一会,让老姐妹过来吃饭。
大娘们哪能啊,连忙说不用。
回到家和家人感慨,老童家日子越来越好了啊。
她们可是看到了,桌上大鱼大肉,比以前地主家吃得还好。
这也是在内心说,破四旧才过去几年,余威还在,她们不敢大咧咧的说出口的。
总之就是大开眼界。
哎哟,其实啊,不光左邻右舍们。
就是童家亲戚们,都是这个想法呐。
自家尽可能的拿出最好的荤菜了,等来这边一瞧,真真比不上。
无他,童瑶拿了太多猪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