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一直不开口,想得可不是这两条18米的船。
他们想的是和童瑶夫妻俩合伙买25米的大船。
以他们两家的财力,完全可以买下18米的船,25米的也没问题。
可谁让他们海运不行呢。
这都不是船不船的事,他们是想和童瑶夫妻俩绑在一块。
要知道,25米的大船,需要5-7个船工啊。
两个轮流开船,一个煮饭,3-4个负责下网,拉网,拣货。
这说明什么,说明到时候他们家可以把自己的船租出去,父子俩可以跟着阿桦夫妻俩开大船。
25米的拖网渔船,算是本市大型渔船了。
为何那么贵,就是因为它犹如一头饥渴巨龙,下了水不同凡响。
童瑶夫妻俩的海运多好啊,一网下去,上千斤鱼货上来,那钱哗啦啦的进袋。
他们要是一块合股,三家分三份。
简直了!
可惜,这愿望被自家儿子破灭了,老梁头和老吴头脸色怎么可能好看。
童瑶一家早上就匆匆讨论过,这批船到底买18米的还是25米的。
最终决定,买25米!
25米的船,七七八八的弄好,7千多这样,怎么不能搞。
因此没刚开始就说出来,
而是选择,观察观察各家的想法。
按照家里的存款,四条18米的渔船也能买的。
然而,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句话放在童瑶夫妻俩身上正合适。
家里已经有三条,十多米的拖网渔船,还有一条刚订的28米钢制渔船。
几条船咱先不提赚钱与否。
光想今后的计划。
童瑶夫妻俩是打算去更远的海域拖网的。
那就得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