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
杨父当时没直接说不要,而是和童瑶夫妻俩提了一下,问下怎么办。
为啥没问老父亲和老母亲呢。
因为老两口压根不管,就说家里现在大事孙媳妇做主,小事儿媳妇做主。
过来人的经验,老人家少操心,乐栽享福,能活得久。
童瑶也没说什么,大伯父要给那就收呗。
家里船多起来,就让大伯父跟船吧,发工资。
以后再观察吧,真的表现好了,奖金也发。
再一个,如今两家关系越来越好。
大伯父一家要是遇到啥事,肯定会过来求帮忙。
只要不是害人犯法的事,超出能力范围的事。
童瑶一家都可量力而为。
童瑶不是往身上揽事,是合理性分析出来的。
大伯父大伯母过了年,53岁。
儿子犯事了,心理崩溃归崩溃,但该吃吃该喝喝,身体还不错。
童瑶猜想,可能是有大孙子要养的原因。
反正看着还能干个十来年。
大伯父跟着出海,帮做琐事还是可以的。
大伯母也别闲着,自家一大堆事给她忙,算不算工资另说。
童瑶觉得这是两全其美的事,自己受益,大伯父夫妻俩受益。
关系也会更加牢固,大家和和美美多好。
等阿呆成年了,大伯父夫妻俩也能享福了吧。
歹竹出好笋。
童瑶希望阿呆宝宝长大了是颗好笋。
杨母想到童瑶说起这个,嘴角都勾了起来。
她清了清嗓子,变脸似的安慰大伯母:
“先这么着吧,等年后让大哥做点地笼网和围网去礁石区放放,一天几块钱总有的。”
“那也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勤快点,日子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