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多少,早上就能包好。
这会正在厨房的大铁锅煮呢,得3-5个小时才煮熟。
年糕本地人叫大笼籺(hé)。
做法也简单,就是糯米粉加红糖还有小苏打不断搅拌,最后蒸熟就行。
年糕冷却后会变硬,好在这个季节经得放。
不管是走亲戚,还是出海带上船都方便,几家人多做了点。
今年杨母大方得很,红糖舍得放。
红糖加姜片清水一起熬煮,甜丝丝的香味飘满院子。
老杨家的孩子们在院子里盯着大锅流口水,撵都撵不走。
六个孩没有睡午觉的习惯,这会叽叽喳喳的叫杨母给他们喝红糖水。
他们爹娘抠搜得很,平日里好吃的很少买,老说供他们读书要花钱,家里负担重,没钱云云。
孩子们可不相信,哼,爹娘就是抠门,根本没有小叔小婶大方。
要不怎么说杨溪俊是村里最幸福的小孩呢,吃穿用度都是第一名。
杨母看着几个孙子和小孙女,赶人:
“去去去,一边玩去,现在不能吃,祭完灶神和龙母才能吃。”
杨溪志听到不能吃,鬼精的跑去房间叫小堂弟起床。
小老弟睡什么睡,起来嗨。
杨大嫂头都不用回,直接骂:
“杨溪志,别去吵人,今天不是大过年,照样打。”
杨溪志瞬间哀嚎,只能跑去找童翔听收音机。
“阿翔舅,咱们去阿达叔家呗,他家有彩电,我们看电视去。”
其他孩子也一窝蜂过来喊,要去看电视。
马飞达家的彩电太有吸引力了。
今天要不是小年,村民们得在家忙祭神,要不然啊,早就端板凳去马飞达家看电视去了。
村里小孩难得不用在家帮忙,一个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