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孩子在家也需要捡柴,往往会多捡点,吃完晚饭过来的时候就结队背到童瑶家。
自留地的菜什么的都帮着除草浇水。
不要她(他)们帮忙都不行,阿嫲说得嘴起燎泡,这些孩子就是不听,你说你的,我干我的。
而几个村的村民也是如此,本来扫盲班就没有什么书本看的。
童瑶提供了书籍,他(她)上课的时候能边学边看。
书一直都是珍贵的,哪曾想他(她)们这些粗人也能摸到了啊。
不光能摸还能看,一个个都对童瑶一家感激不尽。
都是渔民,没啥送的,就送些海鲜贝类。
童瑶一家出海没空淘海,那些大娘们包了
————
今年南海带鱼大旺季真正来临,渔民们摩拳擦掌出海作业。
这天夜里两点半,七条船开船出发带鱼岛。
多加的两条船,其中是杨二伯父子俩。
杨二伯是个靠不住的,整个家全靠杨清伟拿主意,他认定了童瑶夫妻俩,那就跟到底。
杨父对于二哥父子俩跟自家,一百个愿意,甚至因为这事,他和二哥父子俩感情比以前更亲近了。
还有一条是就是梁勇辉父子俩。
老梁头多精明的一个人啊,听阿广二哥也加入了。
他赶紧去问能不能多加一条船,反正海域那么大,抱团更好。
老吴头知道后,只暗自对自家兄弟恨铁不成钢。
哎,你们咋没有铁皮船呢,到时候也能跟上啊。
家里的这条船是小儿子夫妻俩的,说白了,他自己最多算个船长,每个月拿固定工资。
当然,阿娇夫妻俩也不会亏待老父亲就是了。
现在让阿娇一家多买一条二手铁皮船也不现实,现在的情况是有钱没船。
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