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夫都没赚头了,这样,各退一步,取个整数,三毛一斤,怎么样。”
童瑶想了想,这个价也差不多了,不指望用现在的价钱和后世的对比,勉勉强强吧。
“行,那就这样吧。”
赵有富看童瑶答应下来,也高兴不已,这样下来他也能赚点,又看向另一边的竹筐,哎哟一声:
“那么大的海螺,你们咋不一起称啊,这种螺贵,说不定能开出珍珠,壳也值钱,县城的有钱人最喜欢买回家做摆件,还有的拿来收藏呢。”
不光是赵有富,就连村里大部分人都知道有些大海螺能开出海珍珠。
不过这几率是真的少,大部分人都不会奢侈的留着自家开,能卖点钱还好过搏这个微乎其微的几率。
童瑶指了指一边玩闹的顾南:
“是这个小家伙捡到的,想来他家里不缺钱,留着壳给他回去做纪念也好。”
赵有富想起顾南的家庭,赞同又惋惜的点头:
“行吧,不卖就不卖,我去拿钱过来。”
赵有富货款回来有现钱结,起身去屋里拿钱。
杨清英穿戴整齐跟着出来,看到童瑶一伙人急忙上去打招呼倒水。
杨母拦住了:
“不用整这些,结完钱我们就回去了,你快去睡。”
杨清英哪能睡得着,爹娘一家都来了,站在旁边说话,看着自家男人结钱。
童瑶这条章红鱼卖了36.12元,十多斤贝类,和螃蟹一共卖了44.2元。
阿公阿嫲和杨父杨母也淘了不少能卖钱的贝类螃蟹,一共买了20.5元。
童瑶让他们自己拿,家里平时需要买的一些肉类和日用都是杨母买,留着刚好做伙食费吧。
没办法,童瑶不是全能,又要出海又要带孩子,让她再兼顾家里,是真的很难去管这些琐事。
而杨清桦更忙,家里就他和杨父两个壮劳力,不出海的时候,上山拣柴火劈柴,船的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