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通。
上千斤的海带啊,他多报一分钱,就能多赚十块。
加上一些海货,也能赚不少……等等…
随着海带搬上车和一些平常见的螃蟹杂鱼搬上岸,再加上7筐的黄条鰤赵有富以为差不多了。
谁知道货场里还有鱼货!
赵有富站在甲板上看着她们又从货舱里拣黄条鰤出来,惊喜道:
“卧槽,咋还有黄条鰤,不是就六筐吗,今天码头有四条船回来,说你们遇到鱼群,他们也网到三四百斤这样,我以为你们也差不多…”
童瑶将儿子交给阿嫲带着,就加入大队伍帮忙,一个个的忙得要死,没功夫搭理赵有富。
赵有富此时也并不需要回答,他在旁边眼巴巴的看着一筐又一筐的黄条鱼分拣进筐,又抬上岸。
紧接着又看到:
“妈呀,这么多黄条鰤就算了,还有蟹子蟹!草草草,这是鞍带石斑鱼!”
童瑶听着赵有富在耳边激动大喊,粗犷的声音吵得她不耐烦:
“姐夫,别喊,来搭把手,将这条鱼抬上板车,竹筐放不下。”
“好好好,姐夫抬!”
介于赵有富中气十足的惊呼,临近岸上收购点的几户人家瞬间知晓,上到80下到3岁,全都捧着饭碗出来凑热闹。
也就做收钩的老板能认出鞍带石斑鱼,毕竟他们偶尔能出去外面谈生意,同时也见见世面。..?
一个个收购点老板,对赵有富羡慕嫉妒得滴血,怎么好货都让这胖子收了。
家里老人有些认识这鱼的,忍不住给不认识的人科普。
人多,声音也大,小孩子听了一嘴就忍不住跑回家传递消息。
农村没娱乐节目,知道童瑶一家又网到上百斤的大鱼,唉哟喂,不得了,大新闻!
没多久,村里老少全捧着碗出来瞧,还在吃奶的娃都被老娘抱出来围观。
有些人抢先一步站在前面,可以看到收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