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专心复习准备考试。
村里对他们给予了最大的支持。
“我们能考上京都大学,首先要感谢泉水村的大家,村里为了让我们专心复习,免除了我们上工,而且村里的人还会定期帮我们打柴,让我们能够全心复习。”李秀娥笑着说道,说这些的时候,一点点都不勉强,因为她所说的话,都是事实。
大队长心里妥帖了,这帮知青啊,都是懂事儿的孩子。
新华日报的记者提着问题,而大家也在专心地回答。
时不时会出现一个名字,安以南。
“安以南?这个名字好像有些熟悉。”记者回忆地说道,实在记不起来,这才看向了拍照的搭档。.?
搭档也皱了皱眉,其实他最开始也有些熟悉,不过没想起来,也就没提。
“唉,我想起来了。”记者瞪大了眼睛。
“谁?”摄像看了过去。
“安以南,东北军区,全国状元!”记者每说一个词,就勾出了一段记忆。
当她三个关键词说完,摄像也找到了记忆重合点。
“对啊!我怎么忘了。”摄像停下自行车,两个人对视一眼。
返回去?不可能了,而且这位全国状元并不在泉水村。
但泉水村这个山窝窝,居然飞出来这么多的金凤凰,这也太让人意外了。
“秀娥姐,我到现在都好像在做梦。”谢圆圆抱着自己的录取通知书,整个人都是轻飘飘的。
赵秋华无奈地笑了笑,“梦着吧,反正谢舒扬会把你捡回去的。”
“我后天的火车,带钱兆回去看看,然后直接去大学了,你们呢?”赵秋华看向伙伴们。
李秀娥笑了笑说道,“我的票晚,还得几天,这几天正好收拾收拾东西。”
“别看我,我不知道。”谢圆圆看到望过来的两个人,赶紧摆了摆手,她还没问谢舒扬呢。
五个京都大学录取通知书,一篇新华日报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