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启胃口好,不挑食,每次都是荤素搭配,米饭馒头管饱。
“好嘞!上一盘熟鹅,两样菜蔬,搭一壶热茶,算是小店送的!”
小厮颇为热情,招待周到。
街坊四邻的门墙透风,消息传得快。
没过几天大伙儿就知道,这位住进大宅的白七郎,乃是开鱼档的商户。
年纪轻轻就有产有业,要么自个儿本事不小,要么老爹本事不小。
反正都是得罪不起的厉害角色。
“这阵子置办东西、吃饭花销、大补药材……真真是花钱如流水,算起账来心疼死了,跟割肉似的。
若非问水哥借了些,撑不住几日就入不敷出了。”
白启坐在靠窗的位子,往外望就能瞅见溪流潺潺流淌而过。
乡下地方不怎么注重男女大防,很多浆洗的妇人本钱雄厚兜不住,就可让闲汉大饱眼福。
当然,他如今没这份兴致,只是简单的放空思绪。
盘算接下来怎么赚生活的进项,以及如何通过自身努力,更好在黑河县站稳脚跟。
“长顺叔那边,已经并过来三条舢板,两条乌篷船,规模足够了。
就是妖鱼两次吃人,闹得不小,打渔人不敢下河,最多在浅水晃悠。
以我辨认鱼窝,熟悉鱼情的本事,若去水深的地方,每日五六百斤的渔获随便能弄。
鱼档必须早些开张,不然得坐吃山空……只有打响第一炮了,才算是真正稳住。”
白启想起上辈子见识过远洋捕捞,一次收网上万吨几十吨,壮观无比。
相较之下,他这个小打小闹都算不上,还差得远。
主要水深的地方,也可能有成气候的精怪。
除非厉害的武者坐镇,否则打渔人没那么大的胆子扎进去。
虽然自己改换商户,却不能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