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星盟舰队内部的人类数量、敌方舰队的死灵数量、双方的生命强度对比、武器强度对比……
甚至,他远远地看上一眼,就连舰队功能都能分析的七七八八。
双方交战的原因与战局,都能摸得清清楚楚——
双方舰队内部,都存在某种强大的远程能量武器,蕴含着足以摧毁星球的力量。
肆意释放的话,可以轻易的跨越遥远距离,将对方的舰队直接抹去。
所以,必须时刻维持着能量护盾,才能避免这种超远程打击。
问题是……
这些能量护盾并不完美。
并不能分辨能量来源,会把友军的远程能量武器,跟敌军一起封禁。
他们似乎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只能根据这种情况,建立新的战术体系:
主力舰在超远距离停下,顶着能量护盾,蓄好能量,瞄准敌人,随时准备发射。
再安排小型舰,离开能量护盾范围,近距离实施打击。
如果某一方暂时关闭能量护盾,攻击小型舰会被大规模杀伤武器直接抹去。
如果不管不顾,小型舰就可以飞过来破坏能量护盾,给主舰队提供输出机会。
因此,必须也安排小型舰队前去应对。
于是,就出现了这种古怪的战况——
星际舰队在远处顶着能量盾,安静列队。
双方分别派出死灵机甲、小型袭击舰,进行近距离作战。
胜利的一方,将掌控整片战局!
“星际时代的阵前比武是吧?”
江辰有点难蚌。
当然,这跟古代战争的武将对砍,还是有区别的。
双方派出的小型作战舰,只是体型相对较小,行动较为灵活。
实际蕴含的能量级别,并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