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的土著,基本上还住在那种矮小的草房子里。
有的甚至是一家几口人都挤在一个小草屋内。
生活非常不方便。
也只有村长家里的房子还高大一些。
再穷不能穷村长,原来这句话放任四海而皆准啊。
“土地也选好位置了,国内运输过来的种子也到了。”
“那就号召村民一起开荒吧。”
齐沙好歹也是在非洲有生存经验的。
直接吩咐几个工人,到镇上买了粮食和肉,就开始在村口的小广场起锅造饭了。
说是小广场,就是一块被人们踩踏得板结的土地,只是人们经常在这里穷开心。
没事就跳个舞啥的,也不知道为什么,吃不饱还能这么有精神头。
慢慢就成了村里人集会、娱乐的公共场所。
而村民的草屋基本上就在小广场附近。
这边篝火燃起,油搁锅里,各种调料搁锅里,肉和菜搁锅里......
很快就香味四溢了。
这伙非洲老百姓哪里见过我大中华的美食?
一锅大烩菜,就让村里见过世面的村长都馋哭了。
小孩子围在周围,哈喇子都流到肚子上了。
在这里给钱未必管用,能让大家伙饱饱吃一顿饭比啥都管用。
齐沙和工人们招呼着大家都过来。
然后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盘子和勺子,一人盛米饭,一人盛菜。
一条龙分发到每一个村民的手里。
这里的男女老少,别提有多高兴了。
话虽然未必能听懂,但是齐沙他们的善意还是理解到位了。
很快就有一位会当地语言的向导,帮齐沙说明了来意。
“大家只要每天一起参加劳动,每天就都能吃饱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