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书本上却不止一次看到过。
做为辽宁半岛最南端,旅顺一直是北洋水师重镇。
大清耗时十六年、耗资数千万建成,船坞、炮台、军储的实力为北洋军之首,被称为“远东第一军港”。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军事重镇,在甲午海战的表现却是一塌糊涂。
旅顺半岛共设有二十三座炮台。
一天内全被倭人占领!
清军战死两千余人,倭军仅损失两百多人。
说实话,做为守方,在占据地利的情况下,战损居然高达十比一,这事可能也就清廷干的出来,而这也导致倭人后续在旅顺展开四天三夜的大屠杀!
旅顺城内,凡是活着的,几乎都没逃过倭人屠刀。
其中不满两岁的幼儿。
甚至还被他们用刺刀串起来,故意举向高空,让人观看。
到最后整座城就剩下埋尸体的三十六人存活,死难者高达两万余人,而这件事在发生后,为防止泄露,倭人直接买通各大报社,严令禁止报道这件事。
对外宣传除了正当的杀伤以外,‘并未杀害一名种花人’。
然而,在事情被爆出后。
倭人政府又改口说误杀两千,接着是一万,最后在一名种花人的冒死调查下。
屠杀人数才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
对此,倭人眼见瞒不住,于是就开始混淆视听,先说是清军凌辱倭军尸体在前,导致倭军进行报复性屠杀。
后又说清军便衣潜伏在百姓当中。
意图武力抵抗。
倭军‘万般无奈’之下,才会毫不留情的全杀掉,以防止兵败。
但这两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前者在开战前,清军就下令不准割取首级,割首级者不赏,以防耽延时刻,有误行军。
后者则是清军方面有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