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混编、掺沙子之类制衡的手段也必不可少,虽然不怕廉颇造反,但也不可能让这些家人不在的降卒按照原有的编制成军。
总体而言,经此乱战,诸国中最占便宜的竟然成了大虞,其次才是秦国,赵国、齐国、魏国全都成了失败者,魏国更是基本上亡了。
秦王政二年的九州大地,总体而言是一片乱局。
在这片乱局中,有人已经注意到了隐藏的危机,有的人却一无所觉。
秦国相邦吕不韦就觉察到了危机的存在,大虞在宛叶之地的行动,让大商人出身的吕不韦敏锐的意识到大虞可能在准备一场粮食战争,因为宛叶之地乃至南郡的粮食生产破坏严重,不仅如此,虞人还大肆掳掠人口。
意识到事情严重性的吕不韦开始下令囤积粮食,只是秦国连年大战,尤其是前线还有蒙骜等大军的消耗,所以官仓积累的粮食并不多。
吕不韦担心的事情很快来了。
秦王政三年,秦国大饥。
秦王政三年、四年本来就是秦国天灾人祸较多的两年,史载,“三年大饥。”“四年七月,蝗,疫。令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
这个时空,因为失去了巴蜀之地,没有郑国渠,宛叶之地和南阳也被祸害的不成样子,又因为秦国连年的战事比历史上的多而且惨烈,在出现天灾人祸的情况下,秦国的粮食问题空前严重起来。
大虞第一时间得知了这一情报。
比之于秦国的粮食问题,大虞不说是风调雨顺,但是因为大量屯田兵的开垦、瀛洲大量灵田的获得、南蛮百越的归心等问题,大虞的粮仓倒是十分充盈。
于是,贾诩在请示了后馨之后,果断调整了部分既定方略,组织起了第二次南郡之战。
上次南郡之战,以大虞军勉强胜利,得到了郢都而告终,这次贾诩的目标是至少拿下鄢城、邓,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