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兵,一并入蜀。
这五万人,是秦军短时间内能够集结的最大兵力。
其中,秦国对于咸阳秦锐士的抽调,已经严重影响到咸阳的威慑力了!
这几年,秦国战死的秦锐士实在太多,已经到了伤筋动骨的地步,再调走这两万人,咸阳的锐士就只剩下七万了,这显然并不是一个很安全的数字,无法有效对在外的军团形成足够的威慑。
除此之外,对陇西郡竭泽而渔式的抽调,也会严重影响大秦对羌胡的威慑力。
羌胡可从来都不老实,“夷狄人面兽心,非我族类,强必寇盗,弱则卑伏”可不是说说而已。
但现阶段,秦国中枢也别无选择。
巴蜀如果能救,还是要救一下的,万一涪城、梓潼守不住,日后再想要入蜀,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退一步讲,就算是巴蜀不能救,也不能让大虞兵进汉中,这是底线。
只是因为秦国连年征兵作战,兵源已经很紧张了,接下来无论是再次大规模征兵还是抽调边防军,都需要时间。
事实上,此时的秦国短时间内已经无力组织大军入蜀决战了。
王龁那边需要兵力警戒郢都一线,蒙骜那边在和赵国廉颇对峙,之前还有麃公的两次大败以及蒙武和昌平君的大败,已经严重损耗了秦国的国力。
这不仅仅是精兵强将的损失,还有粮草、钱帛、军械等方面的综合性损失。
秦国也需要休养生息重新组织兵力,并规划接下来的战略方向了。
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秦国的战略似乎出了问题,因为虞国的强势崛起以及巴蜀的大败,秦国之前一统六国的方略显然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国际形势的需求了,但具体该如何调整,却是一个系统性的大问题。
这一战,也让楚系在秦国朝堂的地位一落千丈,昌平君之后的楚系代表人物昌文君,在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