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主动点名道。
王翦其实是王龁、王陵等秦将是同族,自幼熟读兵书,也曾多次亲临战阵,凭军功一步步升迁,在宿卫宫廷的时候得到了秦王政的看中。
少年君王毫无征兆的插手人事,而且还是军国大事,这不仅震惊了吕不韦,也震惊了其余朝堂重臣。
昌平君等人的目光忍不住投到了少年君王的脸上,却没有从少年君王脸上看出任何神色;再看吕不韦,吕不韦一副宠辱不惊的模样;最后看向赵姬,却发现赵姬凤眸微闭,面容紧绷,似乎是在等朝堂的反应,为儿子站台。
这让众人忍不住怀疑,是赵姬为了揽权而唆使秦王插手军权。
但是吕不韦默认,其他人自然也没有必要触这个眉头。
毕竟,这可是少年秦王第一次在朝堂上发表意见。
人对第一次,往往都情有独钟,终身难忘,比如说初恋,比如说第一次献身,比如说第一次偷情……
这种时候,谁要是反对,就好比结婚当天被带绿帽子,绝对会被秦王记一辈子。
吕不韦不反对,纯粹是向少年天子、赵姬和军方王氏一族卖好,反正就算是王翦能力不行,战败了倒霉的也是统帅巴蜀秦军的昌平君。
不过心下里,吕不韦却对少年君王有了一丝丝警惕,他很清楚,这绝对不是赵姬的撺掇,因为赵姬就没有这个智商与政治头脑,这一切都是少年君王自己的选择。
只不过,吕不韦还不能确定的是,少年君王究竟是出于义愤,还是为了在军方安插人手、培养自己人,才做出的决断。
至于昌平君,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争这个入蜀主将似乎未必是一个好的选择,但这个时候他已经不能够再推出去,更不可能反驳少年君王的打算,反而,他还要想办法和少年君王搞好关系。
除了吕不韦和昌平君,唯一有能力反驳少年君王决定的就是王太